经济补偿金应当以什么为计算基数?
正确确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第11条规定: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广州市劳动局《关于明确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计算基数的通知》(穗劳计字〔1998〕11号)明确规定: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基数,应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国家统计局令〔1990〕第1号)关于工资总额构成的范围作为计算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依据。该文还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绝对额的,按约定工资绝对额作为基数计算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如因工资调升,未及时办理变更合同手续 的,应以该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实际工资收入为基数支付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
根据上述规定,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是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二、关于“工资”的范围。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3条、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4条都明确规定,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这里所指的“补贴”,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3条第(二)项的规定,补贴包括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
根据上述规定,作为计发经济补偿金基数的工资不是指基本工资,而是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加点工资、住房补贴等在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