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的既遂与未遂
一、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何谓犯罪既遂,在学理和判解上一般有三种观点,一是结果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造成了法定的犯罪结果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二是目的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三是构成要件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具备了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
犯罪既遂就是犯罪实施达到犯罪人的犯罪目的。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
故意杀人罪中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
二、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
答: 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
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刑法理论将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有助于实务界认识故意犯罪在主观方面的复杂情况。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由于认识因素尤其是意志因素的不同,影响和决定了行为人主观恶性以及行为的客观危害程度有所不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故意的社会危害性大于间接故意。根据罪责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对直接故意犯罪的量刑一般应重于间接故意犯罪。因此,区分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司法实践中,正确区分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两方面予以把握:
其一,在认识因素上,对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认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直接故意的杀人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例如:甲想杀死乙,用枪顶在乙的胸脯上射击,致乙当场死亡。甲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致乙死亡而仍决意为之,追求乙死亡的结果发生,甲的态度即为直接故意,甲在认识因素上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致乙死亡这一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杀人,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不存在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他人死亡才属于间接故意杀人的情况。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如果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他人死亡,则可以排除行为人构成间接故意人的可能,行为人只可能构成直接故意杀人。在我国刑法理论上,有人认为间接故意在认识因素上也存在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情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间接在意志因素上的特点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则对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不可能存在“放任”,即听之任之,危害结果发生不发生均属其意志以内的心态。
其二,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在直接故意中,行为人是希望即积极并追求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甚至顽强地实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在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任其事态发展的态度。在放任的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来积极追求或是努力争取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如交通肇事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交通事故发生后,不采取积极抢救而将生命重危的被害人拉到 野外抛弃,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因此,意志因多不同,是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区别的关键所在。间接故意杀人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例如:甲欲毒杀其妻乙,就在妻子盛饭时往妻子碗内投下剧毒药。甲在投毒时还预见到妻子有可能把投有毒药的饭给自己的孩子也被毒死的心理态度。事实上妻子在吃投有毒药的饭时也喂了孩子几口中,结果母子均中毒死亡。此案中,甲明知投毒后其妻必然吃饭而中毒身亡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甲对其妻的死亡结果是直接故意杀人无疑;但甲对其孩子死亡发生的心理态度就不同,他预见到的是孩子中毒死亡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他对孩子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是希望,而是为了达到杀妻的结果而予以有意识的放任,这就完全符合间接故意杀人的特征,应构成杀人罪的间接故意。
二是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例如:某甲在树林中打猎时,发现一个猎物的同时又发现猎物附近有一个小孩在走动,甲根据自己的枪法和距猎物的距离,明知若开枪不一定能打中猎物,很有可能打击小孩,但甲打猎心切,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又看见周围无其他人,遂放任可能打死小孩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仍然向猎物开枪,结果子弹打偏,打死了猎物附近的小孩。此例中,甲明知自己的开枪打猎行为可能打中小孩使其毙命,但甲为了追求打死猎物的目的,仍然开枪打猎,听任打死小孩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具备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和其特定的意志因素,应属间接故意杀人。
其三是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例如:一些青少年临时故意,动辄行凶,不计后果,捅人一刀即扬长而去并致人死亡的案件,就属于这类情况。在这种案件里,行为人用刀扎人必致人伤害是明知和追求的,属于直接故意的范畴;但对于其行为致人死亡的结果而言,他虽然预见到可能性,但持的却不是希望其发生的态度,而是放任的态度,这样,对于其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而言,其认识特征是明知可能性,其意志因素是放任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故意杀人。
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不应把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混为一谈,从而将直接故意杀人错误地认定为间接故意杀人,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人蓄意报复被害人的案件,行为人究竟是4直接故意杀人还是间接故意杀人,应当根据犯罪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认定行为人的故意类型。
故意杀人未遂量刑
四、故意杀人罪未遂的量刑
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故意杀人罪的案例判决
故意杀人罪(未遂)
被告人李某酒后为开车送朋友回家,被妻子责骂,觉得在朋友面前失面子,持匕首故意非法剥夺她人生命,致马某重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李某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系犯罪未遂,依法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被告人李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认罪态度较好,确有悔罪表现。且其妻马某(被害人)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和本院审理阶段请求不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综合本案被告人李某的犯罪情节,并考虑其妻子马某的请求及家庭生活及有利其子女的成长的因素,对被告人李某减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一、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犯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故意杀人罪(既遂)
被告人王某系某市平安保险公司驾驶员。上海市崇明县公安局组织干警及联防队员沿县内交通干道公路设若干关卡检查过往车辆。被告人王某驾驶轿车高速驶向石桥路段,站在该路段机动车道上的执勤民警示意其停车接受检查,王某急着赶路没有停车,以一百公里左右时速继续行驶,两位民警躲闪及时未被撞上。此后,王某又连续闯过两个关卡。在下一个路口执勤的干警得知后,即用摩托车、长凳、椅子等物设置路障准备拦截王的车辆,执勤人员分别站在路障之间的空当处,其中民警陆某(被害人)站在该路段北侧非机动车道上接近人行道处。民警要求一辆接受检查的出租车打开车前大灯,照亮路障及执勤人员。王某驶来时仍拒不服从民警的停车指令,驾车冲撞路障。他看到路障中部执勤人员较多,就转向北侧的非机动车道。汽车撞到被害人陆某并将其铲上车盖,撞碎左侧挡风玻璃后,陆某翻滚过车顶坠落于距撞击地点二十米处,致颅脑损伤,抢救不治。王某撞人后先是踩一脚刹车,继而加速逃离现场。基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王某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