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明知是在校学生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实际履行的双方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1、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那么,在校生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签订合同就成立劳动关系了吗?
2、在校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是有效的。在校生已经具备了《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其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也不是《劳动法》规定排除适用的对象。如果是还在校的大学生进行签订的,一般会被称为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
3、实习是以学习为目的,到相关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没有工资,不存在由实习生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岗位、报酬、福利待遇等情形。
4、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而对于“勤工助学”,国家教育部也有明确的定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第四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
5、在校学生因为其身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劳动权利行使、劳动义务的履行应受到国家关于学生管理规定中关于学生权利、义务的相关规定的限制,如在正常上课时间等履行学生义务的情形下,其劳动权利应受到限制,但是此种限制不应剥夺其作为民事主体所应享有的民事权利和履行的民事义务。作为用人单位,在处理类似颇有些争议的事情时应该慎之又慎,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使公司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