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扣工资的情形包括哪些?
工资是用人单位给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无特殊原因,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工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扣工资,那么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合法的扣劳动者工资?下面我们和您分享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扣员工工资?
在《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扣减工资有了统一规定,四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合法扣减职工工资,并明确扣减的额度限制。
1、职工因个人主观原因没有完成生产任务,并非身体问题等所致,单位可扣减其工资。扣后工资不能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2、职工违反劳动纪律,并造成单位损失时。单位因此扣减工资,每月扣减比例必须小于该职工月工资的20%。
3、职工请事假,按照缺勤一天扣一天的工资计算。
4、职工请病假,按照病假工资发放,可以扣减其绩效或生产性奖励等。
二、用人单位扣工资应遵循哪些原则?
用人单位扣减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应当遵循三个原则:
1、实际损失赔偿原则;
2、充分举证原则;
3、分阶段扣减原则。
其中涉及到的实际损失赔偿原则和充分举证原则是指用人单位不能仅以劳动者存在过错致使企业本身受到损失或者可能遭受损失为由扣减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是需要举证证明因劳动者的过错致使用人单位遭受了什么损失(损失项目),多大损失(损失数额),用人单位应当对上述两个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否则用人单位的克扣工资行为即违反法律规定,缺乏法律依据,应予撤销。
三、用人单位扣工资,最多能扣多少?
《关于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据此,劳动者在工作中损坏物品,如果是因其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额,但每月扣除的数额以不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为限,以保证该扣除不影响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
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工资应该遵循充分举证原则、实际损失赔偿原则等。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扣工资的情形并不多,最常见的的就是劳动者请假,用人单位会根据天数扣减工资。作为劳动者,应该熟悉相关知识,遇到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工资的情况,要懂得为自己维权。